20

创业

厚一土 , 18:29 , 默认分类 , 评论(0) , 引用(0) , 阅读(3) , From 本站原创
创业
-----------献给全国劳动模范延安治平集团
董事长:张 平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我热爱生我养我的黄土地
我热爱在黄土地上生息和繁衍的乡里乡亲
我热爱在黄土地上枯死和生长的一草一木
我的身体里流淌着黄土地上的血液
跳动的是黄土地上的脉搏
我的根将牢牢地扎在黄土地上
与我面朝着黄土
背朝着天的兄弟姐妹们朝夕暮处
为黄土地的厚积和博大
孕育新的激情
点燃生命的烛光
照亮朴实与厚重的黄土地

苦 难
(一)
贫穷的黄土地
给了它的子民们荒芜与萧条的生活
几孔破旧的土窑洞
蜗居在瘦弱的山峁上
寒冷的北风吹着它们单薄的衣衫
破破烂烂的衣裳
裹不住瘦骨伶仃的身躯

这一年冬天那么漫长
整个村庄没有一线活力
人们无事也不愿出门
畏缩在土炕上
舍不得那点温暖
更大的原因是没有一件保暖的衣服
让他们出出进进
只有那些顽皮的孩子
一进一出贯打着门
不时有一股寒风席了进来
让大人们对孩子一阵乱骂

可怜的村庄
整天在受寒挨冻
更为要苦的是人们一日三餐
酸菜是每天的主食
人们的肤色和那酸菜叶一样青淡
失去血色的脸上找不到一丝红润
我亲爱的乡亲们
生在这个饥寒挨饿的地方
命运注定了自己
祖祖辈辈一代一代过着贫瘠的日子
没有谁敢提出抗衡
更没有人敢去挑战命运



(二)
张新庄
这个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
占有的面积只是一个小点
也可以说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小点
但是贫穷没有忽略了它
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

张新庄
这个不足百人的村庄
生息和繁衍的乡里乡亲
大部分是张氏祖辈的后裔
同根同族使世世代代手足相连
共同的命运让人人和睦相处

张新庄
是一个年轻的村庄
当年南下逃荒的张氏家族
从毛乌素大漠里携家带口
在独轮车的帮助下
徒步半个月的行程
来到延安县碾庄乡后深山沟里扎营
起名叫张新庄

从大漠里走出的张氏族人
在张新庄这个到处是肥沃土地的地方
开荒造田
贫穷的人们最大的财富是力气
他们凭借着一身力气
把家业一天天发展壮大
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

(三)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祸兮旦福
在那个阶级斗争为岗的年代
白天大干晚上夜战
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镰刀
束缚了辛勤劳动者的手脚
饥饿在泱泱中华大地上横行
国内处于三年自然灾害
计划经济限制着生产力的发展
市场供给远远小于人们的物质需求
人民的生活水平陷入低谷
到处是饥饿与半饥饿的嘴巴
衣食是人们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穷则思变

     (四)
党的三中全会
带来了新的春分
改革开放走进千家万户
辛劳的人们自由地在自己的土地上
放开手脚播种富裕
播种希望

张新庄
这个小小的村庄
也开始了它的蠕动
辛劳的张氏家族
把山山沟沟种了遍
郁郁葱葱的庄稼
让这个昔日荒凉的小山村
充满了生机

一年收获
只能维持一家的生计
要想脱贫
还得寻找出路
农村
农民
只有在自己的土地上
精心地呵护
精细地耕种
解决了温饱
思想就开始了活跃
追求得到提升
走向富裕
走进小康生活

走出家门


(一)
一旦有了理想
行动就成了保证
为了使自己生活的更美好
为了使家乡的父老乡亲
改变祖辈留下的生活方式
张氏家族的青年人
张平他有了自己的新想法
当他把想法公布以后
这个只有巴掌大小的村庄沸腾了

好心的族里人
都来劝说
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转了
孩子安心过日子
外面的世界很复杂
比咱有本事的人多着呢
说什么话的人都有
但是
他们说的都是为了自己
每一句话都包含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看着父老乡亲们的殷切面孔

张平
这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走出去干一番事业的信心更加强烈
欲望的火焰在心中燃烧
激情就会更加高涨
告别了家人
告别了熟悉的村庄
怀揣着理想
到外面的世界去闯天下



(二)
一把瓦刀
一块灰包
是他创业的资本
凭借着一身的力气
把一块块信念垒起
把一滴滴汗水与水泥搅拌
凝固成诚实的宗旨
一段墙体
一条水渠
干什么
都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

诚实与守信
是他做人的品质
每到一个地方
每做一趟活计
他严格要求自己
质量就是生存
守信就是发展
他凭着“干就干好”的信念
赢得同行工友与领导的赏识
一步一个脚印
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一个敢于战胜自我的人
他必将赢得事业的巅峰


(三)
理想是人生的航标
当理想的风帆已扬起
逆流而进勇者当先
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就能够检验自我航行的轨迹

一个人
要善于思索
不论在何种情况
不论遇到什么问题
要正确面对
想最佳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个人
要敢于攀登巅峰
张平
这位怀揣理想的人
在胜利面前淡淡一笑
在困难面前
他没有畏缩
想办法
去战胜它
攻破了前进中的障碍
一步一个台阶走向辉煌

(四)
智者行于天下
张平揣着致富的梦
走进乡下人向往的城市
改革开放的春风
吹绿街道两旁的杨柳
和煦的风像母亲的手
轻轻拂去覆盖在街道上的尘埃
一栋栋楼房敞开窗户
迎接明媚的阳光
走进千家万户
花花绿绿的衣衫
像蔟蔟鲜花绽放在街道
车水马龙的人潮南来北往

建筑工地机器轰鸣
搅拌机 卷扬机 切割机……
忙碌着自己的活计
现代化的高楼在一层一层崛起
站在绞手架上的青年工人
一把砖刀
在阳光里闪着耀眼的光芒
一块块砖头在合格有序地安装
额头上渗出的汗珠
深深地抛在地下

城里美好的风光
只能在梦中回放
别人谈天说地的时光里
他正在加班加点
别人不愿干的重活累活
他全承包给自己
穷人最大的财富是力气
他有一股使不完的干劲

时间转眼就到了年关
一年拼命地干活
他领到叁仟多元的工资
打满老茧的双手有些颤抖
血汗钱来的多么不易
一年到头没有白天和夜晚的拼搏
换来的是高兴
也包含了泪水
叁仟多元钱
对一个贫穷的人来说
一下子成了富翁
庄稼地里要收入这些财富
只能说是天方夜谭

有了第一桶金子
他没有急于治家业
他要实现自己的梦
梦长久了就要放飞
要飞过家乡沟沟壑壑
要飞出家门

创 业


(一)
以诚信赢得同行的赞赏
张平开始做老板的艰辛历程
延惠渠维修是他承包的第一项工程
挖基
砌基
主体
每道工序
他亲自监工
不符合施工要求就返工
工期只有四十天
面对时间紧
战白天斗夜晚
保质保量按时交工
看着哗哗的水自由流过
张平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也预见他的事业就像这畅通的水
日益发展壮大

延河改道
当时进入主汛期
这块硬骨头谁也不敢去啃
好多比他有势力的工头都望而止步
他勇敢地招了标
又是一个四十多天
白天和夜晚战斗在工地
最大的石块压破了他的肉皮
塌陷的淤泥是他在深水里挖起
工期在一天天缩短
工程在一天天延伸
有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

张平把他所有的心血
倾注在延河堤上
鲜花是献给最可爱的人
掌声是为胜利者响起的
又一次战胜了自我
张平这个平凡的名字
响亮在延安这块红色的土地上
在建筑行业占有自己的位置

(二)
干一行  爱一行
爱一行  精一行
凭着他干事的厚道
找他干活的单位越来越多
每接手干一件活
他都是抱着诚实的信念
他都要把图纸进行认真的查看
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讨论
工程中的难点和凝点
只有彻底解决了
工程才允许开工
他干以精益求精为宗旨
他每天都要亲临现场检查
严把材料入场关
用重金聘请监理监督
发现问题及时返工重头再来
他经常要求工作人员
既是赔钱我们也不能偷工减料
我们不能干卖良心的事

他每干一件活计竣工后
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好多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
样板工程
得到市、省等有关部门的褒奖

信誉是发展的基础
质量是谋求生存的保障
诚实与守信
是张平做人的座右铭

开路难
创业更难
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在创业中
要经得起精神上的打击
要经得起肉体上的磨炼
没有一帆风顺的彼岸
不见风雨 哪有彩虹
不遇礁流险滩哪能驶入幸福的港湾

张平
在他创业中
有过常人想不到的困难
技术人才的短缺
不惜重金聘请
送技术人员深造
资金短缺
他求人找门子去贷款
材料供不上
他亲自去跑厂家
一年下来了
工程完工后
甲方给不了钱
他想办法把工人的工资付清
他从不拖欠工人一分工资
工友们树指夸奖他

银杯不如金杯
金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在建筑行业
张平的口碑最好
这也就给
成就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三)
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他
没有满足现实
他给自己制定更高的奋斗目标
走多元素一体化道路
把单一的建筑业
扩展成机械化公司
房地产公司
路桥工程公司
养殖业公司
最终要发展成集团化公司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
张平又一次怀揣着理想
一步一步起程
走过春
走进冬
一年一个大发展
一年一个大跨越
治平集团公司矗立在延河之滨
巍巍宝塔山见证了崛起的过程
滔滔延河水诉说了发展的艰辛
十年沧桑
十年耕耘
十年磨一剑
治平集团履历十年发展
拥有固定资产     元
每年上缴税利     元
成为延安一颗耀眼的明星

(四)
璀璨的天空
启明星最亮最美
照耀着圣地延安
这块红色的土地用她博大的母体
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延河儿女
张平是千千万万优秀儿女中的一员
书写了圣地儿女光辉的篇章
用辛劳的双手点燃那颗最亮最美之星

富裕后的张平
又有了一个新的设想
他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家乡
没有忘记朝夕相处的乡亲
没有忘记那些关心和爱护过他的人
他要回报他们
他要感谢他们
他有一颗慈善的心
他有一片真挚的爱
这份爱
在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上结出硕果

回报家乡


(一)
祖祖辈辈生息和繁衍的地方
有扯不断的骨肉相连
有割舍不了的血脉亲源
家乡用她瘦弱的母体
生育了我们
用她干瘪的乳汁
喂养了我们
衰老贫穷的家乡
蜗居在大山深处
要让家乡过上富裕的生活
这是张平最大的夙愿

他要出资修建一个新农村
在征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后
请专家实地考察
绘图纸
出方案
一整套设计完成后
他征得家乡所有父老乡亲同意
动工修建
统一装饰
统一配置家具和生活用品
家乡父老乡亲一户一套
喜迁新居的这一天
张新庄村
彩旗飘飘
锣鼓喧天
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笑是千年未有的笑
这喜悦是发自肺腑的喜悦

张新庄的人
祖辈想都不敢奢想的好日子
如今成了现实

张平
这位普通的共产党员
以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
致富不忘家乡
致富不忘党的政策

(二)
张平
又投资千万元在家乡修建了一座现代化养鸡场
解决村上富余生产力
农村人也走进大工厂
每月按时领取工资
昔日只是在土窝窝里耕种的农民
现在成了现代化养殖的技术员
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
张新庄
已驶入康家大道

(三)
如今的张新庄
旧貌变新颜
昔日的破土窑
已被封进历史的照片
光秃秃的山梁长满郁郁葱葱的树林
宽畅的柏油路
覆盖了弯曲的羊肠道
街道两旁明亮的灯
点燃了村庄的富裕
凉亭楼阁苍松翠柏环抱

天真的孩子们
生活在这天堂般美丽的花园里
沐浴着绚丽的阳光
歌唱幸福的童年
悠闲的老人漫步在夕阳中
享受晚风的缠绵
祝福花甲花年
青春的少男少女
在晨曦中汲取知识的琼浆
长大后为美丽的家乡增砖添瓦

(四)
为了让家乡老人
老有所享
老有所孝
张平给六十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三百元生活费
这是多么大的爱
做一个好人一天容易
做一辈子大爱大孝的儿子
是张平的追求

(五)
张平的大爱大孝
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各级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参观学习
各大电视报刊报道宣传
各类荣誉纷纷授予
张平只是淡淡一笑
这一笑饱含了他多少慈怀
诠释了他人生的真谛


感恩社会


(一)
每个人有一个自己的小家
汇聚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大家
960万平方公里的家园
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
我们是一家人

团结 互助 友爱
是我们的美德
一方有难 八方援助
是我们的真情
生活中只要我们的兄弟姐妹谁有难
人人都会把爱心奉献

国家有难
匹夫有责
一代民营企业家
时刻怀揣着报国之心
哪里有难
张平就把援助之手伸到哪里

九八抗洪
捐钱捐物
5.12汶川大地震
捐钱捐物
4.14玉树地震
捐钱捐物
身患白血病女孩躺在家无钱救治
出钱看望
贫困大学生无钱上学
捐钱赞助
多少沿街乞讨的老人
慷慨解囊救助
无数颗爱心
铸就一个感恩的社会

(二)
为了感恩社会
张平对公益事业倾注了满腔心血
捐钱办学校
乡村通柏油路
帮贫致富建大棚
敬老爱幼捐慈善院
李渠乡 辗庄乡 六十五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助
大爱无疆
张平豪迈地在黄土地上
写下了人间大爱 大孝
这爱是一位儿子的爱
这孝是一位普通劳动者的孝

人人都伸出一双爱心的手
牵手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扶他们走出困境
走上健康之路
充分享受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家庭的温暖
发扬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光荣传统
一方有难 八方援助
献出一份爱
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三)
致富没有忘记家乡
致富没有忘记社会
张平有一颗善良的心
一颗感恩的心
以慈怀之心给他人树立榜样
以孝道之意给他人传承楷模

张平
上有父母
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天高比地厚
事业再忙都要找点时间回家看看
带着一家人围坐在父母的身边
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听爸爸几句教诲
听妈妈的一些唠叨
心中装着别人的疾苦
这是张平的人格所在

下有儿孙满堂
张平一家已是四世同堂
对子女的教育
他爱他们但不过分溺爱
三个孩子都已工作立业
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工作
他不允许他们夸耀自家的富贵
做普通的一员
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创造人生的自我价值
他也不用自己的关系给子女造筑安乐窝
让他们在生活的熔炉里磨炼自己
张平坚信一个道理
只要把平凡的事干好
只要用真心去干好事
事业就会达到巅峰
张平是这样干的
也是沿着这条路走来的

荣 誉


鲜花之所以娇艳
那是因为它对绿叶的深情
它对根的感恩
芬芳的花儿
骑满枝头
像辛劳的人们微笑
鲜花为劳动者绽放
鲜花应献给最可爱的人
十多年的创业
有付出也有收获
各种荣誉纷纷而来
省市县 优秀企业家
慈善家
陕西十大孝子
全国劳模
陕西省人大代表
百余项荣誉
是他人生最好的诠释
以诗歌的名誉赞美他 歌颂他

张平
面对鲜花和荣誉
他只是淡淡一笑
他没有沉醉在荣誉中
爱拼才会赢
张平站在更高更远的巅峰
向远方眺望
那茫茫的苍穹下
一只雄鹰展翅飞翔
飞跃高山
飞跃广阔的天地

展望未来


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
在治平集团公司的会议室墙壁上挂着
“十二五”宏伟规划图
张平将带领着他的团队
走出圣地
走进省城
让治平这颗闪亮的明星
照亮三秦大地
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结出累累硕果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