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旧誓言

厚一土 , 20:26 , 默认分类 , 评论(0) , 引用(0) , 阅读(41) , From 本站原创
在北方,寒风能够抵达到的地方
有我蜗居过的大山
和大山里的土窑洞
我曾经对父亲的一亩三分地发过誓言

假如,有一天走出大山
再也,不像父亲
用汗珠子唤醒这片土地
用脚步丈量日子的酸甜苦辣

我的父亲一辈子穿一双布鞋
占满日月星辰
踩碎春夏秋冬的风雨
一件缝了又补的夹袄裹紧生活的锅碗瓢盆

命运的乌篷船
危樯搅拌了沧桑
我拉紧了烙印在父亲肩头的纤绳
驾驭自己的小舟驶向玫瑰花的彼岸

离别,一株罂粟花
绚丽多彩的花瓣诱惑多少人
干枯了花瓣
思念久治不愈的瘢痕

我的憧憬在岁月里开花
我的小舟
即将驶入人生的终点岸
蓦然回首来时的路

中年成了一个浓缩的小点
老年的钟声奏响
我走下小舟徒步回归故乡
来一次落叶归根

回忆的小纸船依然载着我的往事
在无人看守的村口收割我的旧誓言
年少的狂妄自大让我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找一个安静的山坳寄放我的灵魂
16

落叶

厚一土 , 04:59 , 默认分类 , 评论(0) , 引用(0) , 阅读(23) , From 本站原创


黄昏盘坐在公园的石凳上
逗玩的群众又来有去
一盏燃烧不充沛的月灯
裁剪成板块残缺不全的烧饼

我独自徘徊在一棵银杏树下
脚下铺满凌乱无章的叶片
坏心情堵的让我喘不过气来
手指间的烟蒂换了一个又一个

陌生的面孔在眼前擦肩而过
偌大的城市未曾遇见一个熟人
城市最大最豪华的公园
都是匆匆忙忙的过客

鸟鸣搀扶着黄昏走出公园
路过斑马线
在十字路口等待红灯变成绿灯
眨眼的功夫黄昏和鸟鸣消失在人群



捧一掬落叶我思绪澎湃
那年那月那个秋天
落叶纷纷从我的眼眸飞落
一个人固守的边陲哨所

营房后只有一棵杨树
一年四季陪伴我为祖国站岗值班
“歌词里我长小白杨也再长”
“小白杨,小白杨长在祖国最北的北疆”

小白杨有这美丽的传说
那年那月回家探亲的连长
从他的家乡怀抱一棵小白杨
翻山越岭几千公里把小白杨带到哨所

从此,小白杨是守岛的一名战士
清晨把第一缕曙光传送给祖国
傍晚收纳最后一抹黄昏
守护着战士梦的悠长

小白杨在岛上长成参天大树
战士们总是亲切的称呼它小白杨
服役的战士一波接连一波
小白杨送走朝夕暮处的兄弟,迎来张张可爱的脸庞




我服役了十年再也没有见到亲密的战友
心中的夙愿越来越强烈
每到这个季节想到小白杨
它一片一片飘落的叶片亲吻我的脸颊

躺在我的日记本的诗行
让我枕着它的纹路梦回到故乡
我总是一片片捡拾它串成丝线
拽着它把爱的纸鸢拉到远方姑娘的相思

公园落叶铺满阡陌的小路
我放慢铿锵有力的脚步
怕踩痛落叶
更怕踩坏我的诗歌

一年一度秋叶飘落
守岛的战士请替我给小白杨敬个老兵的军礼
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一定重回哨所
拥抱我至亲至爱的战友——小白杨
15
窗外满天星斗
地下一片灯火阑珊
徘徊在十字口
左来右往车水马龙

晚风吹落一片银杏树叶
砸痛我的脚印
蓦然回首
芳华早已逝去

停下手中的笔
给灵感一次补充给养
让疲倦的大脑
更换死亡的思维细胞

我是一个守夜人
庞大的都市
有多少和我一样的守夜人
他们的灵感不知是否需要更新

为了孕育一部作品
爬了无数方格
修修改改,缝缝补补
力争完美呈现给光大读者朋友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是无数守夜人遵循的宗旨
“文艺服务于人民”
这是恪守的思想灵魂

职业道德不能被物质绑架
不能腐蚀热爱文学群众的情操
一部好作品永世长存
守夜人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贫穷

我是一个守夜人
一个字,一个词
在阳光下晾晒,在火炉上蒸烤
让铅墨的芬芳薄醉朋友们空闲的时光
15

水车

厚一土 , 06:33 , 默认分类 , 评论(0) , 引用(0) , 阅读(14) , From 本站原创
老水车
一头扎进水中央
叶轮被岁月
反复踏踩

家乡千亩稻田
吸干了无定河的乳汁
两岸插秧的兄弟
裤腿裹满泥巴

毛乌素大漠唱着信天游
黄沙飞扬的村庄
裸露老榆树贫穷的根脉
我的祖先沿着黄河的弯曲去寻觅家园

告别了白于山的怀抱
无定河的涛声
诉说它亘古的故事
上盐湾一片肥沃的土地留住祖先的脚步

开垦荒田播种粮食
缺水的庄户人
面对一条澎湃的大河
拼命的开采良田

随着种植业的进步
旱田改为水田
水车,从江南水乡嫁给北方
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这架老水车唱着千年心酸的歌谣
四季亲吻着水花
千亩稻花芬芳的季节
水车疲倦的骨骼上长满丰收的稻穗
14
老家的黄土埋葬了一根脐带
剪断啼血的脐带
剪痛了娘的心
我用一声啼哭感恩娘十月怀胎

娘在贫穷的苦水里打捞甘甜的乳汁
我一次又一次咬破娘干瘪的乳头
娘紧锁的眉头咬紧牙关
单薄的肩头扛着风雨沧桑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十五岁怀揣初中毕业证书
开始闯荡社会讨生活
建筑工地抱过砖

脚手架上扎过钢筋
当过小饭馆的跑杂工
做过小商小贩
吃尽人世间十分的苦

有付出就有回报
如今,在城市有房有车
妻儿享受着都市的繁华
老家的娘一个人固守着家园

多少次把祈盼洒在回家的路上
每一次带着失落独自踏上回城
娘舍不得丢下她经营的家
割舍不下她栽种的瓜桃梨枣

老家,一条邮寄路
“家书抵万金”
告诉我娘一个人的坚守
我只能加码回家的频率多几次陪伴娘

娘,百年后
老家被我张贴在信封
被我的孩子填写在履历表
娘积攒下的光景让本家兄弟永久的保管
分页: 80/2099 第一页 上页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