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小米的力量

厚一土 , 06:54 , 默认分类 , 评论(0) , 引用(0) , 阅读(15) , From 本站原创 不指定
清晨,我伫立在延河之滨
聆听滚滚涛声在诉说
曾经的梦早已挂满山山沟壑
微风送来阵阵果香

青山绿水还了新颜
昔日的荒山野岭
在一代代延安儿女的敢叫日月换新天
信仰的力量的鞭策下现实了脱贫攻坚战

仰望巍巍宝塔山
光芒还是万丈
点亮人们心中一盏盏信仰灯辉
那火焰从一个民族最寒冷的季节燃烧

星星之火从土窑洞里诞生
石油灯的烈焰
温暖一枚枚冰冷的文字
中国马列主义思想在土炕分娩

延安质朴的小米饭
喂养的不仅是革命者的饥肠辘辘
更是喂养了他们一颗颗饥饿的思想
补足他们精神钙片全身心的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

延安不仅是革命的圣地
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土窑洞里有他们取之不完的延安精神
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赓植红色基因的沃土

带你走进延安的是高铁
飞机,高端汽车
一条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新城与老城张开双臂欢迎新老朋友,再回延安
30
风瘫坐在残缺的垛口
城砖的裂痕发出撕心的哭声
像某个人读完家书
卸欲心中的悲怀

马蹄踏碎大明朝的残阳
关名里的倔强
跟随倒下去的铠甲
山岗上的蒿草在不同的季节更换着碑文

一条蜿蜒的石板路镶嵌着一片旧瓦砾
上面刻着模糊的兵甲
是某个戍卒未来的及寄出的家书
被岁月磨成了半粒尘埃

烽火台上燃烧的晚霞
照亮守边人梦中的家园
远方的炊烟飘过千山万水
把家乡的思念送给边陲

城墙拆成块块砖
每块都藏着声声轻叹
一半是乡愁,一半是江山
月光把它们揉成了雾

我转身时,关楼的影子
正叠在我的影子上
像某场未散结束的战斗
胜负都交给了风
21

梦回延安

厚一土 , 17:23 , 默认分类 , 锁定(0) , 引用(0) , 阅读(24) , From 本站原创 不指定
灶台上半碗小米粥
冒着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热气
土炕的余温
被粗布被褥卷在共和国的炕头

墙根的那盏煤油灯
曾经,点亮一部厚重的史书
土窑洞跳跃的灯火
烧废几千年封建制度的条条框框

窗台上半笸箩小米
与窗外窑面上挂着的高粱穗
私语中透露出对主人无尽的思念
他朗朗的笑声中满满的革命道理

墙上的标语褪了色
但是,"为人民服务"的笔画仍在践行
婆姨们纳鞋底的线穿过窗棂
把星星缝进1942年的冬

有人在窑洞里读信
字迹被眼泪发酵
"娘,这里的月亮和咱家的一样
就是更亮些,照得路能往远走"

我跟着队伍翻越一场浩雪
绑腿磨破了脚踝
却越走越轻——
原来每一步都踩着那时的脚印

惊醒时晨光正爬上窗帘
指甲缝里还卡着陕北的土
手机弹贴着老照片
宝塔山的影子斜斜切过屏幕

捧一掬滚滚的延河水
娘,革命征途再出发
乘坐红船到祖国大江南北去
“梦里几回回回延安”,再看娘亲
12
在渤海与燕山的怀抱
山海关,你是巍峨的守望者
块块青砖堆砌着历史的风云
每道缝隙里,都藏着岁月的嘱托

洪武的风,在城墙墩上镌刻斑驳
不用丰碑,已写尽你的刚毅沉着
大漠风沙掠过塞外劲旅的甲胄
你忠诚守护着中原的宁谧与祥和

崇焕横刀,寒芒曾刺破长夜
刀光剑影至今在风中隐隐响彻
三桂的抉择终成历史的裂痕
让故国山河在风雨中飘摇失所

八旗的铁蹄踏碎残阳如血
王朝的车轮在尘埃里转向更迭
大明的余晖消散于苍茫天际
兴衰荣辱在你眼底终成过眼烟霞

列强的炮火曾撕裂这片土地
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碎家园的晨曦
澄海楼倾圮时尊严未曾弯折
你的脊梁始终向着苍穹挺立

蜿蜒长城陪你静立千年岁月
烽火夕阳裹紧多少未凉的往事
厮杀声早已融进渤海的涛声
你仍守望着,等黎明冲破云翳

当我用游客的掌心轻触城壁
探寻那些被时光掩埋的记忆
岁月悠悠漫过青砖的纹路
时光的痕迹在斑驳里悄然栖息

如今朝阳洒满未来的长道
微风正拂动新梦想的帆樯
山海关,你以苍劲的岁月之笔
在历史长廊续写永恒的辉煌
12
夏日吐着火球
地面温度速飙三十八迈
柏油路冒着白泡
车轮数着沥青的褶皱

蝉浮躁的叫声
浸泡在茶杯上下不停的翻滚
每一声都烫得跳脚
让人痛的撕心裂肺

老冰棍在农村大娘冰柜里
练习最后的完整
五毛钱一根降低饥肠的灼热
额头上滚落的汗滴把影子咂痛

庄稼地里的热浪
榨干了稻草人身上的汗水
顺手牵走地垄上蒿草的绿色
干枯的小河让牛羊尝到缺水的滋味

越来越热的天气
试图从沥青里
榨出半滴去年的雪泪
缓解村庄的饥渴

风躲进写字楼旋转门的夹缝
窥视玻璃幕墙把阳光
折成锋利的刀片
切割穿西装的人腋下渗出的盐

傍晚是块融化的巧克力
路灯穿透暮色
舔舐渐渐疲软的街道
我数着杯壁上滑落的水珠像数着从皮肤里逃走的时间

分页: 1/3 第一页 1 2 3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